极简:苏联经济史、问题,和必须改革的方向(译文) GH

前言:

  • 本文是日本神户大学经济经营学会『経済学研究のために(第5版)』1991年4月刊上的原文,由彬老湿翻译。懂日文的童鞋,原文链接:ソ連経済

  • 短短5千字,就把苏联经济的大致历史、主要问题,和必须改革的方向给说清楚了。

  • 并且,文章最后预言了8个月后的苏联解体… 真心是:旁观者清…...

  • 远离国内洗脑媒体(搜了半天全是避重就轻,为了(帮苏联)洗地而洗地的)、学好外语,正反兼听 ---- 这样,我们才能离真实的世界更近。

 

一、苏联经济史

 

1、俄罗斯革命

1917年3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精疲力竭的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因2月革命而崩溃。同年11月7日,列宁率领的布尔什维克(后来的苏联共产党)发动10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Quan。

  • 第二天,苏维埃政Quan发布“土地法令”,宣布所有土地收归国有

  • 同时发布的还有被称为“管制高地”的“最重要产业的国有化”、“银行的国有化”,“贸易的国家垄断化”等一系列政策。

  • 至此,社会主义苏联迈出了经济方面的第一步。

 

2、战时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革命后,由于要跟“反革命派的白军”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势力的武力干涉”作战 ---- 

  • 苏联将工业企业、铁路、商业全部收归国有化,并颁布了食物强制征收制度劳动的军队化等一系列政策。

  • 在内战和粮食强制征收制度的影响下,国土越发荒废、工农业生产力低下,货币大量超发,引发巨额通货膨胀,社会交易逐渐转向“以物易物”的方式

  • ---- 这种近似共产主义的“以物易物”经济,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3、“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为了重建疲惫的经济

  • 粮食强制征收制度被废除:农民在缴纳了粮食税后的剩余农作物,可以被用于自由交易了。

  • 另外在工业方面,国家也放弃了直接的全面管理:小型工业的国有化被废除,大部分的国有大工业企业被转为“独立计算盈亏”制。

  • 像这样的,通过市场手段来进行物资的生产、流通、分配的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 通过新经济政策,工农业生产在1926年前后恢复到了革命前的最高水平 ---- 即:1913年的产值

 

4、五年计划

1924年列宁死后,斯大林登上了权力的宝座,并在被称为“工业化论战”的“苏联经济发展战略大讨论”中胜出 ---- 苏联走上了一条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急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928年,第一个五年期计划开始执行。

  • 在工业方面,在“牺牲消费品生产”的前提下,大量投资被投向了“资本品生产”领域;同时,所有的企业被再度国有化,企业必须根据省厅发布的详细指令来进行生产和管理。

  • 在农业方面,“国有农场”和“集体农庄”等“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国家计划委员会为中心的“集权型计划经济”体系。

  • 虽然一度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苏联也取得了不亚于日本的急速经济成长,获得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二、苏联的集权型计划经济

 

 

1、工业 

苏联的计划经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别:

1)一个是“五年期计划”那样的中长期计划 ---- 计划中会规定主要的投资项目和各部门的成长率。到1991年时,已经是“第13次五年期计划”了。

2)另一个就是一年一次的短期计划 ---- 即:向各个工业企业管理者单独发布“该生产什么”的个别指令。每年的年度计划,一般在前一年的2~3月开始制定。

  • 首先,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将计划下达到省级,再通过省级管理局将具体生产目标下达给各企业。随后,各企业会对应地制定一份(往往是高估了的)“响应计划”回复给省里。省里收齐后,通过“财物平衡法”调整供求关系,并再次将修正后的生产目标下达给各企业,企业再对此进行响应和回复。如此数度反复后,由省里敲定最终生产计划,并下达给各企业。

  • 这样的短期计划具有命令性强制约束力 ----“能否达成计划”将是年度奖金的前提条件;同时,要是没有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指令书,企业根本无法从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那儿获得必要的生产资料

 

 

2、农业

1)农业的基本单位是“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这两者都是复杂的“逐层下放结构”的“农业行政机关网”的终端生产点,这方面跟工业一样。

2)因此,诸如“具体产量上级机关决定”、“生产物资的配给、进货价、零售价等全都国家统一决定”等基本特征,也跟工业一致。(注:正是由于这种国家垄断定价权,才导致了苏联ZF拥有了剥削农民的能力:极度压低农民收入、变相补贴工业,即“工农业剪刀差”)

3)苏联农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注:跟中国的人民公社一样。没有私有化的激励,统一大锅饭的情况下,农民们就没有干劲,效率自然差。而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制导入后,农业生产效率立刻恢复),

  • 美国每公顷能收获4.15吨的谷物,而苏联仅能生产2.21吨。

  • 最终,苏联不得不每年进口约3000~4000万吨谷物,形成近1000亿卢布/年的食品进口赤字,消耗宝贵的外汇。

  • 时至今日(本文写于苏联解体前8个月),农业已经成为了苏联的“阿喀琉斯之踝(致命弱点)”。

 

 

3、集权型计划经济的特征

 

1计划/管理的“逐层下放”结构

  • 苏联的经济管理,通过:“苏联阁僚会议 --> 省 -->省管理局 --> 企业”这样的“逐层下放型(垂直的)”组织架构来实行 ---- 因此企业与企业间的“水平关联”只能起到辅助性的效果。

  • 中央计划机关不但会从宏观上决定“国民经济结构、发展方向”等问题;更是会插足具体企业的“投入、产出、销售等日常经营决策”过程;

  • 最终,只有“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是由国民自己决定的。中央计划机关的决定将作为计划命令传达给各企业。

 

2、对物资的分配和统计

  • “供求关系的平衡”和“资源分配”,主要都是通过“实物单位(吨/千克)”来进行的;而“货币和价格(卢布)”往往仅被用于经济产值的“统计和计算

  • 其次,在调节供求关系时用到的主要手法仍然是“财物平衡法(主要关注供求平衡)”。因此企业的生产目标也将以“生产XX吨粗钢”的形式下达,而不是“产生XX卢布的利润”。

 


 

 

三、为什么需要“改革重组 (Perestroika) (1985年~)”

 

根据“格斯塔(应该是人名)”所述,苏联型集权计划经济拥有下述三个重大的机能性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的效率

 

第一:无法让“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无法让社会产出与社会需求匹配)。

  • 首先,在制定经济计划中用到的“物财平衡法”无法充分地反应“波及效应”;

  • 其次,在数字统筹、物资分配方面,由于经济计划是【半年以前】制定的,因此计划和现实之间无可避免地将出现扭曲和不匹配;

  • 再次,由于评价企业的标准是“综合产量”,因此企业(往往只是自顾自地闷头生产而)对“自家产品是否有人买”漠不关心

  •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了能【最简单地】完成“生产一吨钉子”这一指标,苏联企业往往不再(像市场经济那样正确地)“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各种型号】的钉子每样都生产一些,合计1吨”,而只会简单粗暴地“仅生产1根、重量为1吨的钉子”

 

第二: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非常地

  • 作为企业评价标准的“总产量”指标,不是根据“总增加值(仅计算最终产出的价值)”的方式来计算的,而是包含了所有“中间投入品(原料、设备)”的价值。

  • 因此,这无形中鼓励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过多的(不必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 同时,由于“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 一定比例的上浮”的方式制定的,因此,就算企业在生产中投入了过多的资源(成本),最终也只需按比例提高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就行了。

 

第三: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架构的更新升级”上的投入有所欠缺

  • 在企业的考评过程中,苏联当局只看计划目标达成率,而并不考虑企业因技术创新而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苏联企业往往十分短视 ---- 对于“可能危及当期计划目标完成情况”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苏联企业往往都采取消极的态度。

  • 更甚,就如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所说,由“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供不应求”现象,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长期赤字亏损的企业最终只能破产倒闭(即“硬预算约束”);而社会主义企业,就算长期赤字亏损,国家也会源源不断地给予补贴/输血,从而能继续苟活(即“软预算约束”,也即“僵尸企业”问题)。(注:跟中国后来的问题一样)

  • 因此,作为企业来说,他们只需自顾自“拼命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项目”、并以此“获批并囤积尽可能多的生产资料”即可(注:只要有生产资料,企业就能不断生产;而只要能不断生产,企业就能永远存续、一直“高枕无忧”),而至于自家的产品最终能否卖出去,苏联企业则丝毫不care

  • 在这种模式下,“根本没人要”的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消费者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则全数【供不应求】

 

综上所述:苏联经济的失败主要体现为:

  • 首先,未能从“闲置资源和过剩劳动力的追加投入”所带动的、仅包含了“量变”的“外延性成长”】转型为【“通过提高稀缺劳动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带动的、内含了“质变”的“内生型(集约型)经济---- 因此,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经济就愈发呈现停滞不前的趋势;

  • 其次,苏联未能在1980年代的“信息化浪潮(计算机革命)”中跟上时代潮流未能及时转型为“消费者(=需求)优先”的经济模式,因此才陷入了目前的危机状态。

 

当然,为了打破经济停滞的局面,苏联也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努力。1965年的“柯西金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至今为止的改革均不彻,苏联式集权型计划经济体系的基本问题点,并没有得到解决

 


 

四、 改革重组 (Perestroika) 的时代

 

1985年3月,在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之时,苏联面临着“工业生产成长钝化”、“农业疲敝”、“大量的粮食进口赤字”等经济问题;而更要命的是,苏联未能及时跟上西方各国的“计算机革命”和“信息化社会”浪潮,最终沦落为“伟大的二流国家”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戈尔巴乔夫导入了“改革重组(Perestroika)”政策。“改革重组 (Perestroika)”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在政治、文化、社会、思想等所有领域全面展开。而光就经济领域来说,针对前文提到的各个问题点,改革的方向可谓十分明确

 

第一:必须给予各大企业足够的自主决定权排除省厅(计划委员会等)的官僚主义介入

  • 为此,1987年苏联修订了国家企业法,企业获得了大幅的自由裁量权---- 得以“自主制定生产计划、自主选出总经理、自主签订买卖合同,自主确定销售价格”。

  • 同时,中央省厅的权限被缩小,组织架构迎来改革。

  • 更甚,个人被允许参与经济活动、允许合资创办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农业承包制等多样化的经营模式陆续得到推广。

  • 我们不能忘记: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至今为止“生产资料全部国有”的旧式生产关系,使之多样化。

 

第二:改革生产资料的分配系统,必须将经济体系整体“市场化

  • 此,企业间必须能自主签订合同、自主买卖生产资料。

  • 然后,企业必须追求利润、相互竞争 ----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企业必须进行投资和技术革新;而若是在竞争中落败,企业必须引咎破产。为此,企业必须完善独立的盈亏核算体系,并自行通过自有资金或是银行借款来筹集投资资金。

 

 

第三:必须将至今为止都被无视的“价格、货币,金融/信用”等市场机制积极利用起来。

  • 为此,在赋予企业广泛的自由定价权之后,“通过价格来调节供求关系”的市场化机能也必须逐渐得到重视。

  • 更甚,银行系统也得到了改革 ---- 原本的国有银行今后将仅发挥货币发行和稳定货币信用的机能;而面向企业的信用融资业务,则由新设立的各大商业银行来负责。

 

另外:为了重建经济,跟西欧各国的贸易经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 贸易权将不再被国家垄断,各企业可直接进行国际贸易;

  • 同时苏联企业将被允许跟西欧国家共同设立合资企业。

  • 不过,由于苏联国土巨大、并一直采取着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因此至今为止苏联跟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十分薄弱。若要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诸如“苏联货币(卢布)跟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等诸多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像这样,若不能尽快推进“改革重组(Perestroika)”、紧急重建苏联经济的话,苏联经济的落后恐怕只会日趋严重。但是,“改革重组(Perestroika)”恐怕将面临巨大的阻力吧。

  • 首先,至今为止掌管着经济命脉的官僚机构将失去权力,因此他们恐怕会拼命抗拒改革吧。(注:也跟中国后来一模一样...)

  • 其次,在70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国民,比起“被市场竞争的浪潮冲刷”,也许他们宁愿选择“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温开水’中‘混吃等死’”也说不定(注:而事实正是这样…)。

 

同时,随着“glasnost(情报公开)”运动(注:指戈尔巴乔夫于20世纪80年代在苏联倡导的允许公开讨论国家所面临问题的政策)等政治、社会领域的“改革重组”,联邦加盟共和国的独立问题、民族问题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浮现于出来。

随着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中心地位愈发丧失,苏联经济失去方向、最终沉没的可能性也不能说是没有(注:神预言了8个月之后的苏联解体…)。

 

不管怎么样,目前苏联还没有说要放弃社会主义。在“至今为止都异常严格的计划经济体系”中,到底该混入多少“市场”因素,将是接下来苏联经济的重大课题。

 

<全文完>